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全球观速讯丨明明钱越来越难赚,为什么五一旅游人数爆表?是经济复苏还是?
2023-05-06 17:00:38    来源 : 大马看报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作为“经济提振年”的五一,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无论是在旅游人次,还是在旅游经济上,都交出了十分可观的答卷。 从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和视频,都可以看到无论是到哪里旅游,人群之间的摩肩接踵已经成为了常态,放眼望去都是人山人海。

每到这种场景,宅在家里不出游的人就难以理解。“不是说经济在下行吗?明明赚钱越来越难了,为什么好像除了我都出去旅游了?”,于是网友们疑惑更甚“难道只有我没有赚到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一各大旅游城市接待游客的指数爆表,各个都市的霓虹灯下,都闪烁着截然不同的繁华,难道这就是经济复苏的征兆吗?

迟来了三年的“自我奖励”

从2020年至今,疫情的突袭和被动忍耐,让不少人放弃了出国、省游。 从网络上留存的段子,就能看出大家对景区和乐趣的渴望,“以前最大的活动半径是出省,现在最大的活动半径是下楼”。

于是今年的五一,对游客们来说,不仅意味着迟来了三年的快乐,更是一种压抑了三年的“自我奖励”。 再加上多地政策的改变,各种举措都在鼓励大家出游,旅游城市从政府到居民,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这种感动人心的“双向奔赴”,就注定今年的旅游潮来势汹汹且难以阻挡。 早在4月10日,美团的订单数据就显示,国内的旅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200%,国内旅行的订单量更是创下了五年之最。

虽说有的车票或酒店价格飙升不止,甚至能达到淡季价格的三倍之多。但即使票价昂贵,也难以阻挡人们出游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从三月份开始爆红的“淄博烧烤”,在五一巨大人流量的考验下,依旧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这期间,淄博的民宿预订量,直接比2019年同期的订单量暴涨了12倍。

种种线索都表明,这场大规模的“旅行潮”让不少城市获得了新生,也获得了新的经济支柱。 某种层面上,这次的“旅游经济”确实让山东淄博这座工业化的城市获得了“经济新生”。

旅游方式多样化

不少人觉得出门旅游的人,都是有固定工作,且按规定放假的打工人。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长时间在同一个地区生活,容易对眼前的景色和生活失去新鲜感,于是人们才想要走出去,体会一下遥远地区他人的生活。

而和出国游相比,省内的“简易旅游”也获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 根据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统计,从4月29日到5月2日,省内游玩的旅客已经占据了76.1%,至于出境旅游的游客数量,则仅占了0.3%。

从这个数据上就能看出来,人们在盼望出游的同时,大都不想跑的太远。 此时省内的旅游就获得了旅客朋友们的青睐,能在当天往返,还能在一天的疲惫之后,安心地回家休息,可以说是集齐了“旅游和放松”的所有优点。

除此之外,大学生们的“特种兵式旅游”也不乏尝试者,利用两天的时间到某地旅游,期间对标志性建筑快速拍照游览,并品尝当地美食。

而这种“极速版旅游”的选择,多为在校大学生释放活力的方式,平常上班的打工族,是没有能力接受这种,以消耗精力为代价的游玩方式的。

除此之外,还有穷游,少数旅客表示自己从开始到结束都用“换乘公交”的方式,游览了数个城市。 但这种游玩方式就要求,要有稳定的情绪和极强的耐心。毕竟低廉的价格就意味着行程的缓慢,一辆公交坐半天,都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如果说以上种种旅行方式各有优缺点,那么和社会、工作上的各类压力和苦难相比,花费几百元或者几千元的出门旅游,已经算是最廉价的消费方式了。

而截然不同的旅行模式,也获得了大量的拥护者,选择不同的游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带动着国家经济的起步,也用身体力行的方式,表达对陌生城市生活的喜爱。

经济复苏还是口红效应?

面对这波生态各异的旅游大潮,经济学家所说的“口红效应”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效应看来,当面对金融危机,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成本较低的奢侈品,而不是实用品。

这看似符合的逻辑,是要建立在“金融危机”的基础上的。 现在的中国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健康,人们选择出游也只是选择快乐的一种方式,或许三年疫情人们真的攒下了一点钱,如果在迷茫时刻用这些钱来换回一点快乐和自由,也未尝不可。

毕竟我们努力赚钱,就是为了活得快乐。

X 关闭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