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印发
8个攻坚行动打造健康美丽宜居城市
(资料图片)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攻坚行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攻坚行动……日前,《邢台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今年,我市将通过集中开展8个攻坚行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前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掀起新一轮创建热潮。
《方案》明确,此次集中攻坚行动的实施范围包括信都区、襄都区、任泽区、南和区、市开发区和邢东新区建成区范围。
邢台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晓燕
通讯员 薛立波
构建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
开展爱国卫生组织管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爱国卫生相关地方性法规,或爱国卫生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各环节融入并体现健康理念。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攻坚行动。《方案》中提到,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校应利用多种形式实施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科学健身知识、急救知识和技能,减少、改善学生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生活方式。社区要以家庭为单位,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活动,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意识,倡导家庭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建设,为公众提供方便可及的活动场所。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2平方米。新建居住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每个社区、行政村应设置一种及以上能够满足青少年和老年人等各类人群需要、可免费使用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以上。每千人口拥有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低于2.156名。
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落实工作场所课间操制度。巩固提升无烟党政机关和无烟医院创建成果,推动企事业单位开展无烟环境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无烟学校和无烟家庭创建工作。
主次干道每日保洁不低于16小时
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攻坚行动。对违规停放在人行道上的机动车加大整治力度,建立清扫保洁制度,主次干道每日保洁时间不低于16小时,街巷路面每日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并实施,合理布局,规范建设,力争城区回收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力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逐年持续改善。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平均值≤55分贝,声功能区环境质量夜间达标率≥75%。
开展重点场所卫生攻坚行动。《方案》中要求,各学校要按照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建立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每所中小学校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学校社会工作者,区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教研员。各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到100%。中小学校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达到100%。
推广分餐制、公筷制 大力倡导“光盘行动”
开展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攻坚行动。积极推行明厨亮灶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辖区内积极推广分餐制和公筷制,大力倡导“光盘行动”。倡导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者在菜单上增加部分菜品的小份菜或半份菜的明码标价。主动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提供打包服务。
开展疾病防控与医疗服务攻坚行动。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持续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儿童眼保健和视力保护健康教育。推动火车站、公路客运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学校、景区、机关单位、商场超市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配置和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对公安、消防、安保、交通和教育等重点行业人群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引导全社会逐步提高全民急救能力。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攻坚行动。适时开展日常防制活动,统一的防制活动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指导和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的技术优势,提高辖区病媒生物的防制水平。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变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